Blogtrottr
中時電子報-新聞排行榜
中時電子報「點閱最熱」以當日新聞為統計基礎,以當日新聞為統計基礎,由系統統計當日網友點閱網頁累計次數之排行結果,隔日自動歸零重新計算。
火大點不亮隧道光源
Jan 13th 2013, 22:01

     馬英九執政六年,政策缺乏方向,管理沒有效率,執行不見魄力,就連政府清廉也頻出狀況,人民火大並不讓人意外。但昨天在民進黨主導的嗆馬大遊行中,這把火非但沒有點燃隧道的光點,恐怕反而加深了台灣人民的疑惑與徬徨。

     多元社會對政府政策的意見向來就相當分歧,民主學者因此指出,民主社會不可能存在明確穩定多數,作為政府決策的依歸;執政者因此必須在分歧的諸多「少數」中,針對特定政策尋求「積累多個少數形成多數」的可能性,待政策通過,此一臨時多數便形解散,有待重組另個「少數聯盟」支持後續的議題。馬英九的失敗,便在於施政缺乏重心與順序,使得「少數聯盟」難以形成,近乎眾叛親離。

     但執政者的策略思考方式,對在野人士卻不見得適用。在特定政策成形後,反對意見必然隨之浮現。若要迫使執政者變更政策內容,反對者必須展現一定的意見強度,使執政者了解先前的「少數聯盟」並不可恃。然而,意見強度無法透過民調呈現,反對陣營因此必須透過集會遊行,或甚至暴力威脅,吸引執政者的關注。反對陣營若企圖和執政者「拚人氣」,集合個別議題的反對勢力形成一個大型的集會遊行,結果反會使得各個議題在活動中失焦,使執政者感受不到壓力。

     這次民進黨的嗆馬遊行,人數的聚集無疑是成功的;但在議題的營造上,則如前段所述,贏了面子卻不見得爭到裡子。先就三大訴求觀察,反媒體壟斷、召開國是會議與內閣全面改組,彼此間性質完全不同,任何政治的門外漢恐怕都不相信這三個議題可以激發參與者的熱情。而參加者更是如同百衲布,拼湊了目標各異的不同團體。如企業老闆的扶輪社、沒錢結婚的青年、支持刪減退休金的軍公教退休人員、原住民團體、非核公投聯盟、華隆工會、救扁團體、台獨組織等。

     這些利益不同的人所以能拼湊出集體活動,說穿了無非因為民進黨提供了這個一一三的舞台。七百輛巴士與地方政治人物的動員,才是這場活動成功的主因,至於為何「火大」,參加者似乎言人人殊。去年五一九民進黨也發動了類似的嗆馬遊行,當時由於民進黨新敗不久,執政者又出爾反爾解禁美牛,油電雙漲的痛苦也造成人心浮動,嗆聲力道不容小覷。但八個月過去了,在野黨並未針對當時的訴求,如罷免總統,採取具體的行動。這次將罷免訴求再喊一次,能否感動人心恐怕不無疑問。活動既由民進黨主導,身為第一大反對黨卻只有一些零星的政策見解,參與者當然不易凝聚向心力。與去年的五一九比較,今年的一一三遊行恐怕更像一場政治嘉年華。

     面對這樣一場宣洩式的群眾運動,執政者當然不會過於在意,故而馬總統似乎連發表個正式回應都不願為之,行程也一切照舊。八年前的反貪腐遊行,雖然也有政黨推波助瀾的影子,但民間發起與主題明確,確曾讓執政的陳水扁睡不安穩。民進黨以群眾運動起家,過去爭取言論自由、政治人權或台灣自主,均曾寫下許多光榮的歷史,但今天關注的焦點移轉到民生議題後,民進黨似乎仍然只會套用過去的運動模式,忽略了這些議題所存在的群體差異性。

     運動結束了,台灣將何去何從,似乎還是沒有答案,火大並沒有點亮隧道的光源。(作者為文化大學政治研究所教授)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recommends: Gaza Blitz - Turmoil And Tragicomedy At The BBC.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優惠情報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