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trottr
中時電子報-新聞排行榜
中時電子報「點閱最熱」以當日新聞為統計基礎,以當日新聞為統計基礎,由系統統計當日網友點閱網頁累計次數之排行結果,隔日自動歸零重新計算。
社論-聽聽文林苑的另一種聲音:都更不該停擺
Jan 19th 2013, 02:31

     轟動一時的士林文林苑都更事件,最近有新的發展:十多名同意戶帶著帳篷、睡袋,夜宿台北市府大樓抗議。自救會表示,同意戶一直是「乖乖牌」,沒有出聲抗議,然而因為文林苑改建案一直沒有進度,同意戶流浪快四年了,什麼時候才能回家?他們的心聲讓人不禁思索社會運動的本質,以及台灣都更的未來究竟該怎麼走下去?

     回想九個多月前,士林文林苑強拆事件發生時,媒體及民意幾乎可以說是一面倒地撻伐台北市政府與建商、同情被拆的王家;相較於擁有兩棟透天厝的王家,大多數僅擁有公寓持分土地的三十六戶,恐怕才是此事件真正的弱勢受害人。當時各種官商勾結、違法違憲的指控甚囂塵上,但沒有人關心真正的事實,也沒有進行查證指控的真確性;而今,官商勾結與違法強拆的證據與起訴何在、強拆違憲的大法官判決何在?激情過後,是該冷靜思考的時候了!

     回顧台灣的都市更新制度在十五年前建立之初,就考察過全世界各國的做法。相較於先進國家,台灣對地主權益的保障算是最完備的,歐美各先進國家的更新制度,大多數是採用徵收、取得土地後交給開發商的做法,住戶除了領取補償金外,更新後是沒有分配權利的。這種制度被批評是「推土機」,不符合民眾的期待。因此台灣引進來自日本的權利變換制度,讓住戶及地主都可以獲得更新後公平合理分配的權利(更新條例第三十一條),甚至主導更新事業的權力(更新條例第十條)。

     而較有爭議的第三十六條動用公權力強制拆除,這是為了保障大多數地主權益所必要的制度。大眾嚴重誤解強拆是剝奪財產權,其實是要求其配合其他地主,被拆戶受分配的權益仍然受到相同的保障。如果反對這樣的做法,應該要採取什麼樣更好的制度呢?反對強拆者並未提出。

     文林苑事件讓整個社會陷入一種擔憂是:「今天拆王家,明天拆你家!」其實自民國八十七年更新條例公布以來,全國共核定實施二八○件以上的更新案(其中包括一○二件災後重建案),只有這一件是強制拆除,要強拆必須是都市更新地區才可能。而更新地區占全國都市的面積非常微小,建地面積不到百分之一。再者,強拆還必須經過更新審議及嚴格的協調程序,以此推論全民都受威脅實在是誇大其辭,也有失公允。

     文林苑案只是單一事件,但其帶來的副作用已逐漸顯現,是否會讓台灣社會付出集體的代價,實在令人擔憂,至少以下影響就相當值得關切:

     一,在公部門方面,都市更新政策趨向保守,審查及法條解釋趨嚴,公務人員更有理由拒辦或緩辦更新案,只求不被告或平安退休,政府的威信盡失。

     二,金融機構只要碰到都市更新的案件,授信審查及撥款都以極嚴苛之條件看待,甚至有行庫拒絕任何都市更新的貸款。

     三,建商被汙名化,人人喊打,正在進行中的更新案,只要難談的地主也不再談了,唯一的方向似乎只剩下把這些難談的、反對的地主切除於建案規畫之外,這是否合理、誰還在乎整體都市景觀?

     四,至於地主,人人搶著當釘子戶,存證信函及抗議函滿天飛,讓公務機關及實施者應接不暇。

     五,即使不是都更案,一切有關的公共設施徵收、區段徵收、市地重畫,哪怕是一般的公共工程,慣以都更迫害之名吸引讀者、觀眾。

     六,最後,受害的不只是文林苑三十六戶同意戶,還可能包括全國三○○萬戶老舊社區,因改建無望,必須生活在火災與地震的恐懼當中;還有,台灣已經面臨高齡化社會,老舊建物造成多少老人必須生活在缺乏無障礙環境當中,更不要說失去都市更新可能帶來的經濟發展、就業機會以及財稅收入等。

     鼓吹文林苑事件的人也許不會在乎台灣社會付出了怎樣慘重的代價,但很多人在乎;如果台北市政府也在乎,就不該袖手旁觀,趕快排除阻擋文林苑工地施工的不利狀況,讓住戶(包括王家)早日回到新家,也為台灣都市的未來留下一線生機。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recommends: Gaza Blitz - Turmoil And Tragicomedy At The BBC.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優惠情報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