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trottr
中時電子報-新聞排行榜
中時電子報「點閱最熱」以當日新聞為統計基礎,以當日新聞為統計基礎,由系統統計當日網友點閱網頁累計次數之排行結果,隔日自動歸零重新計算。
兩岸校園超連結-學校要為你的失敗負責?
Jan 20th 2013, 06:01

     前幾天,我與北京大學的一位大氣系學弟聊天。他今年大三,剛贏得《國家地理雜誌》在大陸舉辦的旅遊提案競賽優等,擁有一次壯遊的機會。他跟我說他預計明年7月出發,他有些考慮是否要休學一年完成他心中的徒步壯遊夢想。

     班級的歸屬感不同

     我一聽,相當興奮地跟他分享我另外兩名台大朋友休學壯遊的故事。他聽完,只淡淡地說:「在北京大學,想休學是很難的。因為休學並不再是你自己的事情,你必須說服你的老師與教務處相信這段休學是相當有意義的,不然你很難拿到休學同意書。」不過他也偷偷爆料,其實北大已經比清華相對自由許多了,在清華,你的一舉一動更是學校密切關注的,甚至許多時候,學生也會加入管理學生的那一個團體當中,發展出一種自我管理的文化。

     於是,我又去找了一位清華大學的X同學聊天。X是清華大學的黨組織部部長,我好奇組織部是做什麼的,於是他花了很多時間試圖簡單明瞭地解釋給我聽。

     雖然我對這種黨融入校園的文化不太清楚,但我還是能聽懂組織部的一大責任──就是將整個系上的學生團結起來。這聽起來還挺像我們系上選班代的模樣,負責聯繫、舉辦一些活動等等。

     X說,組織部的存在是為了確保每個班級的每位同學不會落單,讓同學都能在校園裡以班級為單位找到一份歸屬感。

     我說,我覺得大學班級跟高中班級已經不同了,大學的學生應該要有自主決定歸屬團體的能力與權利。在台灣大學,每個學生都有自己一個生活圈。

     有的人忙於社團、有的人忙於實習、有的人忙於大型校內活動、有的人忙於創業、有的人忙於做志願服務,每位同學都會在自己所感興趣的活動中找到一個團體,因此班級只是眾多選項之一,它不會是學生發展歸屬感的基礎。我說,我跟系上有些同學4年說的話可能不超過10句,X聽得震驚不已。

     我後來跟他爭論許多,關於「班級」到底應不應該成為學生最基礎的歸屬團體。我堅持不,他堅持是。在一連串討論過後,我們終於發現這樣的理解差異來自於哪了。

     兩岸學生面貌迥異

     在台大,個人主義是很興盛的。你的生活,由你選擇;你的成敗,由你負責。於是,每位同學就像是一本本的大書,各有各的發展情節,結局絕不相同。

     學校是一個平台,它讓你有機會創造、迸發、搜尋各種新奇idea與夥伴。你有極大的自由,但相對地,你也必須自我警醒,時時刻刻尋找自己的方向,因為沒有人會牽著你走了。你失敗了,學校儘管有責任,但你自己要負更大的責任。你成功了,學校為你喝采,但這並不絕對代表學校擁有成功的教育。

     在清華大學,課業是大學生的本分,因此不論你在課業以外如何發展,你終須負起牢牢掌握學科知識的責任,而清華則必須對你未來的成敗負責。在清華,班級是最基本的歸屬團體。因為你上大學後必然會分配到某一班級,透過組織部這樣的單位,學校即可確保每位學生的人生發展順遂。

     與此相應的是,我曾在台大聽到一名老師勉勵學生:「這年頭,念書已經不完全是學生的本分了,你有權利決定自己的生命該如何綻放。」在台大,我與我親密夥伴的關係可能建立在「音樂」、「舞蹈」、「創業夢」、「文化品味」之上,這一切都跟課業無關。學校在絕大多數的時候,是不知道學生到底在幹啥的。

     這興許是兩岸大學生之所以面貌迥異的原因之一吧。

更多新聞請看《旺報》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recommends: Gaza Blitz - Turmoil And Tragicomedy At The BBC.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優惠情報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