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trottr
中時電子報-新聞排行榜
中時電子報「點閱最熱」以當日新聞為統計基礎,以當日新聞為統計基礎,由系統統計當日網友點閱網頁累計次數之排行結果,隔日自動歸零重新計算。
中日軍機互盯 恐重演海南撞機事件
Jan 16th 2013, 01:31

     中、日軍機在東海上空相互逼近監視是否引發衝突?國防大學戰略研究所助理教授王長河昨表示,如果雙方不服輸,加上空情複雜導致誤判,有可能出現意外和衝突。他研判,雙方若不克制,十二年前在海南發生的中美撞機事件,可能在東海重演。

     擁有豐富戰機飛行經驗的王長河說,雷達雖能偵測飛機,但都是電子信號,而空情查證需派飛機到現場「目視」才能確認,中間難免有攔截動作,如雙方距離過近,加上誤判就可能出事,如○一年四月中美軍機在海南外海的擦撞事件。

     對於發射曳光彈示警風險,王長河認為,曳光彈既有威懾,亦有修正機砲瞄準的標示作用,形同「子彈」。對方若把它理解成「攻擊」,那就是攻擊行動,容易產生誤判,除非「示警」動作明顯。

     有關保持空中安全距離的問題,據王長河飛行經驗,這要按武器射程而定,而現代戰機都有中程飛彈,安全距離應保持在距敵廿浬外(約卅七公里)。一九九六年台海飛彈危機期間,我方戰機即保持距共軍戰機廿浬之外巡弋,避免擦槍走火。

     雙方既有接戰準則,飛行員何以產生誤判?王長河說,不是戰機飛行員,想像不到空情之複雜,一個閃光,或電子信號被干擾,讓人想到是對方開火,於是自衛反擊,這些都是反射動作,「神經繃得很緊,」不容猶豫。除非政府採哀兵政策,決不開火,飛行員就要想盡辦法脫離險境。

     至於目前局面對誰有利?中共以小兵力引出美、日大兵力監視,有「消耗」對方用意,並能計算對方反應時間,可謂「以低對高,以小搏大」。真要打起來,美、日是體系作戰,具優勢,但在真實的空戰,「先打先贏」,但先開火的一方將承擔嚴重的政治後果。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recommends: Gaza Blitz - Turmoil And Tragicomedy At The BBC.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優惠情報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